一、職務行為駕駛如何確定責任主體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與機關、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組織存在勞動關系的人駕駛本單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國家機關或該企事業單位、組織承擔賠償責任,駕駛人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此種情形是國家機關和具有資格的用人單位的機動車肇事,與雇傭有所區別。在此情形下,機動車保有人是單位,且無論駕駛人駕駛機動車是否因履行職務,基于用人單位負有對車輛進行嚴格管理的特別要求,應作特別規定,對外均由單位承擔責任,駕駛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用人單位可以在對外承擔責任后迫償,或通過單位的內部管理機制來解決。
二、擅自駕駛如何確定責任主體
在實踐中,經常發生未經所有人許可擅自駕駛他人車輛且不屬于盜竊、搶劫和搶奪的情形。擅自駕駛,是指未經機動車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同意而自行駕駛他人機動車的行為。因此而發生交通事故的,可類推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關于出租、出借機動車致害賠償責任主體的規定,即對超出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的部分,由擅自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對機動車盡到了相應注意義務的,不承擔責任;對機動車疏于管理,致使機動車被他人擅自駕駛(偷開)肇事的.根據運行控制理論,機動車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負有管理過錯,應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并在承擔責任后,對直接侵權人有追償權。此外,擅自駕駛與機動車所有人或合法占有要存在雇傭關系或直系親屬關系的,由機動車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與駕駛入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的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對擅自駕駛的主體認定一般是未經過機動車所有人的同意駕駛的情況,而職務行為駕駛有所不同。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工傷賠償申請仲裁表
2020-12-09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