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占能夠和解嗎
具體要看是公訴還是原告起訴,如果是起訴可以讓原告寫撤案申請書,可以撤案,公訴案件一般不能撤訴、這個取證很難的,如果被拘留大部分會以證據不足為由37天后釋放,但是最好辦理取保候審后找對方和解或者寫諒解書進行賠償損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規定,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而且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因而是特殊主體。具體而言,包括:①非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包括董事、監事、經理、負責人、職工利用職務之便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他們或者有特定的職務,或者從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職務之便或工作之便侵占單位財物而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②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也應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司法實務中,對于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一般職員和工人,如果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確立勞動關系或者雖未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包括合同工和臨時工,可以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而僅以提供勞務獲取報酬而沒有確立勞動關系的從業人員,不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不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職務侵占罪屬于刑事案件,并且是屬于公訴案件,這種情況下只要構成了犯罪并且報警了的話,那么就不存在和解這個說法了,一般情況下都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引誘他人涉黃犯罪會怎么判
2021-03-09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回遷房質量有問題,能否拒收
2020-11-20拆遷安置房和小產權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