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有關法律和政策規定,這些不同類型的房產糾紛有哪些解決途徑呢詳細內容請看本文介紹:
一、凡以房屋為標的物的房屋確權、使用、買賣、租賃、典當、抵押等民事行為發生的糾紛,以及與房屋相關聯的房屋裝修、裝潢、設計、附屬設施的歸屬糾紛,當事人有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拆遷人與被拆人因拆遷補償、安置等發生糾紛,雙方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批準拆遷的主管部門或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同級人民政府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起訴。
三、單位內部建房、分配公房使用權,是單位內部行政管理行為,職工對分房有意見,或者單位分房不合理引起的糾紛不屬于法院受理范圍,而應由本單位或者有關行政部門解決。
四、單位分給職工住房使用權并訂有分房合同的,職工由于本人原因離職、辭職,或被單位開除時,單位根據合同要求收回公房使用權,由此引起的糾紛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五、因為有關部門審批建筑不當,影響他人通風、采光或者由于污染引起的糾紛,當事人可向有關部門申請解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六、因違章建筑引起的房產糾紛,以及因違章建筑的認定、拆除引起的糾紛,行政機關不依法處理或處理不當,當事人不服的,可以作為行政案件提起訴訟。但是,當事人以違章建筑物為標的發生的買賣、租賃、抵押等民事糾紛以及因違章建筑妨礙他人通風、采光等引起的相鄰糾紛,可以作為民事案件向法院起訴。
采用訴訟方式解決房產糾紛時,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提起房產訴訟時,應提出明確的請求事項。圍繞這些訴訟請求,向人民法院提出有效證據。例如:因房屋質量問題向開發商索賠時,就需要提交購房合同、開發商提供的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質量與合同及開發商承諾事項不符,給住戶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客觀證據材料等。
其次,如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可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如果對二審判決仍然不服,可在終審(二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請再審;或者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提請檢察機關依法提起抗訴。
其三,為確保判決的順利執行,當事人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對被申請人的相應財產采取保全措施。另外,按照《》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當事人在提起房產訴訟時,須在法律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內提出,以免喪失訴訟權利。
房地產糾紛除通過訴訟或由相應的行政機關處理外,對因房地產的所有權、使用權、買賣、租賃和拆遷等方面引發的糾紛,還可以由雙方在簽訂合同或發生糾紛時訂立仲裁條款或協議解決。根據仲裁條款或協議約定,提交給仲裁機構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多久可以賣房子
2020-11-17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