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法關于行賄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行賄罪是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以財物的行為。按中國刑法屬于瀆職罪。本罪主要特征:
(1)行為人主觀上出于故意,目的是利用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私利。
(2)客觀上實施了以金錢、貴重物品、滿足各種私欲等賄賂收買國家工作人員或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行為。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條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二)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2.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3.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嚴重危害民生、侵犯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
4.向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影響行政執法和司法公正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一款規定的“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第四條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行賄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行賄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2.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3.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嚴重危害民生、侵犯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
4.向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影響行政執法和司法公正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以上就是有關行賄罪的具體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行賄罪具體處理情況還應當由司法機關結合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調查取證,并根據掌握的相關證據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不清楚的,可以咨詢司法機關來進行辦理。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數額巨大的認定
行賄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會管小區車刮蹭嗎
2020-12-09合同自然終止違約金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20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