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典第二百三十八條的規定,所謂非法拘禁罪,是指以非法扣押、關押、綁架或者其他方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一般說來,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身自由;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其主體為一般主體;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但深入而言,非法拘禁罪在其構成特征方面尚存有諸多疑難問題亟待解決。
一、非法拘禁罪可否由間接故意構成
非法拘禁罪是故意犯罪,對此刑法學界并無分歧。但對于非法拘禁罪可否由間接故意構成,刑法理論中則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如倉庫保管員下班鎖門后發現有人誤入倉庫,而放任不管,徑直離去,致使他人被關押多時。從意志因素考慮,行為人與被拘禁者素不相識,很難說是“希望”這種結果發生,即應屬于間接故意的非法拘禁罪。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本罪在主觀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這也即意味著非法拘禁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而不能出于間接故意。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非法拘禁罪在主觀上只能表現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在第一種觀點所舉的例子中,既然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使他人人身自由受到剝奪,而徑直離去,其實質就是積極追求他人人身自由被剝奪的結果,完全系出于希望的心態。事實上,刑法學界之通說即認為,如果明知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決意為之,就超出了間接故意認識因素的范疇,應屬于直接故意。
二、非法拘禁罪之行為解析
1.關于行為的本體分析
1997年刑法典第二百三十八條將非法拘禁罪的罪狀表述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在此,立法者采取了例示的表述方法,表明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方法多種多樣,除了非法拘禁之外,還包括其他一些方法。(1)關于“拘禁”。所謂“拘禁”,原指把逮捕的人關押起來,其側重于對被害人的關押、扣押。具體來講,是指使將被害人關押于一定的場所,從而剝奪其行動自由。此處的拘禁并不只限于有形的、物理的強制方法,采取無形的、心理的方法,諸如脅迫被害人、利用其恐怖心理或者利用被害人的羞恥心理,使其不敢逃亡的,同樣亦屬于拘禁行為。從行為樣態來看,拘禁行為大多表現為積極作為的方式,如捆綁、扣押等,但也可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2)關于“其他方法”。“其他方法”是指非法拘禁之外的方法,諸如逮捕、綁架、辦所謂封閉式的“學習班”以及所謂“隔離審查”、“監護審查”等。筆者認為,從純客觀行為意義上來講,綁架仍可作為非法拘禁罪的行為方式。例如,為索取債務而捆綁債務人的,也應構成非法拘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假名字簽合同的后果
2020-11-18企業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39個問題及解決方案
2021-03-22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