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罪立案標準
一、釋義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刑法條文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三、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246條的規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應予立案。
侮辱罪是情節犯,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四、犯罪構成要件
1.犯罪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譽權利。侵犯的對象只能是特定的個人。任何機關、團體、法人組織,均不能成為犯罪的對象。
2.犯罪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具有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
3.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犯罪主觀方面: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目的。如果行為人是與他人開玩笑或者惡作劇造成他人難堪,或者無意中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受損,均不能以侮辱罪論處。
五、量刑標準
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六、合法行為與侮辱行為的界限
要劃清正當的輿論監督與文字侮辱的界限;劃清正當的文字創作與貶損人格、破壞名譽的界限;劃清當事人所在單位依職權對個人的政績、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評價、審查行為與侮辱的行為界限;劃清通過正當、合法的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舉報、揭發不道德行為、違法行為直到犯罪行為與侮辱行為的界限;劃清出于善意的批評,包括對國家工作人員和各級領導批評行為,同惡意的侮辱行為的界限,等等。
七、侮辱罪與誹謗罪的界限
1.侮辱罪不捏造事實,后者捏造事實;
2.侮辱罪有暴力可能,后者不使用暴力;
3.侮辱罪一般當面進行,誹謗罪往往在公眾場合進行或向第三者散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調解被告不到場怎么辦
2020-12-24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侵犯隱私權可以治安拘留嗎
2021-02-14結婚前替對方還房貸離婚怎么辦
2020-12-27知識產權專利證書幾年到期
2021-02-07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