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行賄與個人行賄如何區分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界定要點:
(1)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2)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3)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4)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會判處緩刑嗎?
個人行賄罪怎么量刑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