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派出所能立遺棄罪的案件嗎
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就可以,遺棄罪是可以公訴可以自訴的,所以你去派出所報案一般也會立案的。遺棄罪原則上是公訴案件,只有在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的時候,被害人有證據證明被告人犯有遺棄罪的時候,法院才能作為自訴案件受理。
沒構成遺棄罪派出所是否可以將其拘留
1、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予以治安處罰。
2、《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3、第四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1)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
(2)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
怎樣才算遺棄罪
實踐中的相關行為,在滿足了法律規定的遺棄罪構成要件后,則就可能涉嫌構成遺棄罪。此時,還要看實際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遺棄罪的立案標準,如果滿足,那么才能確定該行為是構成遺棄罪的。之后就要根據具體情節對行為人定罪處罰。
(一)遺棄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并對家庭成員之間應履行的扶養義務作了規定。有負擔能力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
遺棄行為往往給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為輿論所不齒,也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同遺棄的犯罪行為作斗爭,有助于造成一個少有所養,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助于保護婦女、特別是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于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于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二)遺棄罪立案標準
1、負有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且情節惡劣的。
(三)遺棄罪要判刑嗎
1、現實中的遺棄行為要是同時滿足上述內容的話,則一般是以遺棄罪定罪處罰的。此時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由此可見,遺棄罪是要被判刑的。但是具體判刑多少,則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但是最高是五年有期徒刑。
但是遺棄罪一般都是公訴案件,雖然派出所報案也會立案,但是最好是去法院進行起訴。如果您有相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專利申請復審費可以減免嗎
2021-03-14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土地作價入股如何登記
2021-02-10拆遷補償標準多長時間更新一次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