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老百姓都知道,既然要對一個人進行賠償,那么肯定是這個人的行為出現了錯誤給他人造成了人身或者財產上的損害。同樣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存在著國家賠償,這也就意味著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出現錯誤。很多人想知道國家賠償責任的特征在我國是怎樣的?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國家賠償
是指國家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造成的損害給予受害人賠償的活動。對于這一概念,可以作如下理解:
第一,國家賠償是由國家承擔的法律責任。雖然侵權行為是由不同的國家機關或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但是,承擔責任的主體不是這些機關或工作人員,而是國家。國家對受害人給予的賠償來自國庫。
第二,國家賠償是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承擔的責任。在這里,國家機關包括依照憲法和組織法設置的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上述機關的履行職務的公務人員。此外,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和人員。凡上述機關、組織及人員違法行使職權造成的損害,國家應當依法給予賠償。
第三,國家賠償是對前述機關及其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承擔的責任。行使職權的行為不同于國家機關的民事行為,也不同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民事和個人行為,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國家賠償是對違法行為承擔的賠償責任。所謂"違法",不僅指違反法律、法規,而且包括違反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和法的基本原則、法的精神。對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合法行為造成的損失,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國家賠償責任的特征
國家賠償是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的責任,與其他形式的賠償責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國家承擔責任,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國家賠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由國家承擔法律責任,最終支付賠償費用,由法律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具體賠償義務,實施侵權行為的公務人員并不直接對受害人承擔責任,履行賠償義務。國家是抽象主體,不可能履行具體的賠償義務,一般由具體的國家機關承擔賠償義務,因此,形成了"國家責任,機關賠償"的特殊形式。
第二,賠償范圍有限。國家賠償是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造成的損害給予的賠償,屬于國家責任的一種形式。從賠償范圍來看,國家只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一部分違法侵權行為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國家賠償窄于民事賠償,屬于有限賠償責任。例如,對國家立法機關、軍事機關、司法機關的部分行為,即使造成了損害,國家并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賠償方式和標準法定化。與民事賠償有所不同,國家賠償的方式和標準是法定的。我國國家賠償法第4章規定了具體的賠償方式和標準。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以返還財產、恢復原狀為輔助方式。根據侵權損害的對象和程度不同,又有不同的賠償標準,賠償數額還有最高限制。對于多數損害,國家并不按受害人的要求和實際損害給予賠償,而是按照法定的方式和標準,以保障受害人生活和生存的需要為原則,給予適當的賠償。
第四,賠償程序多元化。國家賠償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賠償程序多元化。受害人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取得國家賠償。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了取得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的多種程序。受害人要求行政賠償,可以直接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一并提起,還可以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受害人提出司法賠償請求,需先向司法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然后再向其上級機關提出,最后才能向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但不能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在這里必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國家賠償責任,它的特點是賠償程序是非常多元化的。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的申請國家賠償人具有多種途徑來申請。其實就是這個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有限制規定的賠償的方式標準化。
2020年勞動法辭退賠償標準
車輛強制保險的賠償范圍有哪些
故意傷害罪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拆在法律上屬于什么樣的概念
2020-11-24簽了贍養協議能反悔嗎
2021-03-04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回購房
2020-11-12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