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交易中簽訂合同是必須具備的環節,但是卻也會有不法分子在合同中設下詐騙陷阱欺騙合同訂立人,一般來說合同的簽訂都是由兩人來進行的,所以如果出現合同詐騙也應該只涉及到個別人。但是有人會有疑問,合同詐騙有無單位犯罪形式?
一、合同詐騙有無單位犯罪形式?
有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合同詐騙罪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如何確定單位合同詐騙罪的主體范圍,以及怎樣區分個人實施和單位實施的合同詐騙罪,值得研究。司法實踐中,處理單位犯罪往往難度較大。筆者認為,應當從兩個層面對具體案件中合同詐騙罪的主體是個人還是單位進行梳理。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條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合同詐騙是存在以單位為主體的犯罪形式的,因為簽合同的雙方不一定就只是公民個人,也有可能是以公司企業的整體名義進行的交易行為,所以簽合同的時候只是由其法人作為代表簽訂的,在此基礎上出現的合同詐騙就是單位犯罪。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租人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2021-02-19考試作弊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2020-12-09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臨時工在工地出了事故死亡能賠償多少錢
2020-12-16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