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商業信譽最與誹謗罪的區別
一、損害商業信譽罪怎么認定
損害商業信譽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損害商業信譽的行為與正常的輿論監督的界限就是媒體在報道中有沒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
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1、首先應當嚴格劃清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的界限
實踐中經常發生一些消費者通過正常渠道反映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有假冒偽劣的情況;或者新聞媒體對一些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差的生產、經營者予以公開披露、曝光的,對于這類正當批評,即使揭露的事實中有部分出入,但是,由于其基本事實的屬實,上述公開披露、曝光的行為應當屬于合法行為,應予以支持和保護。其次應當嚴格劃清違法與犯罪的界限,在審判實踐中,要以損害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罪的構成要件為標準認定罪與非罪,對于那些確實具有損害商譽性質的行為,應當鑒別其危害程度,如果確系情節顯著輕微,損害后果不大的,可依照本法第13條規定不認為是犯罪。
2、“重大損失”和“其他嚴重情節”的認定
“重大損失”和“其他嚴重情節”是損害本罪的“量”的規定,屬于該罪犯罪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涉用至罪與非罪的界限問題。所謂“重大損失”,應當指侵害人實施的損害行為,造成他人商譽貶值,進而使他人蒙受重大經濟損失。在認定這一侵害結果時,首先要確認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之行為負刑事責任。其次,要準確地界定損失范圍,確定損失是否為重大。所謂損失的范圍,可以考慮以下幾方面:(1)客戶退貨損失;(2)滯銷壓庫損失;(3)為正-名所進行宣傳耗費的損失。(4)預期利益和停產期間的損失。所謂“其他嚴重情節”,應當是指除上述給被害人造成重大損失以外的各種綜合性評判指標,一般要包括侵害人主觀方面惡性的深淺,行為次數的多少、行為方式惡劣與否、社會影響大小、有無同種劣跡等等,應當在實踐中加以摸索、待成熟后作比明確司法解釋為宜。
二、與誹謗罪的區別
在認定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時,應當劃清與誹膀罪的界限。本法第246條規定,誹謗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種事實,損害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該兩種罪在主觀方面、客觀方面、主體方面都有十分相似之處。二者的區別最主要體現在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是通過“誹謗”的方式侵犯競爭對方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進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后者則是通過誹謗侵害公民的人格。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侵害人的誹謗行為針對企業負責人或者經營者本人的,就應當具體分析行為的特征和侵害人的主觀方面特征,來確定罪名。侵害人如果以排擠競爭為目的,捏造并散布虛偽的事實,但同時指向商業信用主體和其負責人個人的,應當認定為本罪。如果侵害人為發泄個人不滿,蓄意貶低企業負責人個人的,應當認定為誹謗罪。如果一行為既貶低企業又貶低個人的,應以想像競合原則處理。如果是數行為既觸犯誹謗罪又觸犯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之數客體,則應數罪并罰。
誹謗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種事實,損害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但是兩者侵犯的客體不同,損害商業信譽罪是侵犯競爭對方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進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商場摔傷賠償金額一般是多少
2021-03-14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