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和毆打他人的區別有哪些?
1、行為方式不同。
故意傷害行為概念的外延大于毆打他人行為概念的外延。毆打他人的行為方式主要是拳打腳踢、扇耳光等;而故意傷害的行為方式還包括使用器械對人體進行傷害,如使用石頭、棍棒、刀斧等器械傷人,驅使動物傷人,使用有毒、有害的氣體或液體傷人、電擊傷人等。
2、客觀方面表現不同。
毆打他人的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毆打他人的方式,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只要有證據證明行為人實施了毆打他人的行為,不論其是否造成被害人受傷,即可以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故意傷害的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健康,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
3、傷害程度不同。
毆打他人不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一般只是造成他人身體皮肉的暫時疼痛,并不一定造成人體傷害后果;而故意傷害主觀上是以傷害他人身體為主要目的,行為的后果是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4、目的不同。
毆打他人行為主觀上不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目的,一般只造成他人身體暫時的疼痛,不一定造成被侵害人身體的實際損害,意在“打一頓出氣”;而故意傷害行為主觀上則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直接目的,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可能性較大,意在“使他人身體受傷”。
二、故意傷害的訴訟方式
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及六部委《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案件既可以是公訴案件又可以是自訴案件。
1、公訴
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是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以及對于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這是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稱為“公權”。對于故意傷害造成重傷以上的案件應當公訴。
2、自訴
自訴是公訴的對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刑法第234條第1款規定的故意傷害案。通常這類案件被稱為輕傷案。
綜合上面所說的,故意傷害他人和毆打他人所出發的目的性都是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是在明知犯罪的情況下做不合法的事情,而另一種是明知犯罪或者是不知犯罪的情況下做不合法的事情,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辦理。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判幾年
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毆打公交車司機判刑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