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詐騙行為人構成招搖撞騙罪還是詐騙罪
(一)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之間的關系
招搖撞騙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本罪的客觀方面包含兩個基本條件:1、行為人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可分兩種情形:一是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或職稱。二是此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他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和職稱;2、行為人必須有招搖撞騙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本罪既可能由中國公民實施,也可以由外國人實施。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故意的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故意地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是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為之;二是故意以所冒充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到處炫耀,進行欺騙。本罪行為人犯罪的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
(二)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之間的區別
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犯罪手段都帶有一個“騙”字,即編造謊言、隱瞞真相、騙取他人信任,而且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也可能是謀求一定的財產利益,這與詐騙罪中行為人的犯罪目的是一致的。但兩者又有嚴格的區分,主要表現在犯罪的構成特征上:?(1)侵犯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享有一定的職權,而這種職權是國家和人民賦予的。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因此規定在現行刑法典分則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而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進行,由此騙取被害人信任,“自愿”交出財物。(3)行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詐騙罪中行為人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行為人的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目的的內容廣泛得多。(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對所騙取的財物數額沒有什么要求,因為此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社會危害性主要表現為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影響和破壞;而詐騙罪的構成則要求只有詐騙數額較大的,才以詐騙罪論處①。一般而言,區分兩罪比較容易,但是,如果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騙取財物,則涉及到法條競合中的交互競合及其法律適用,需認真分析②。
詐騙罪和招搖撞騙罪存在擇一關系,當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數額較大的財物,詐騙罪的法定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而招搖撞騙罪在構成上無數額的限制,其法定最高刑為10年,而且刑種上較詐騙罪多了剝奪政治權利,因此處罰重于數額較大的詐騙罪,是重法,應以招搖撞騙罪論處;當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財物數額巨大的,詐騙罪的法定刑為3年以上10年以下,并處罰金,而招搖撞騙罪無判處罰金的規定,詐騙罪的處罰重于招搖撞騙罪,是重法,應以詐騙罪論處;當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的,亦同于第二種情形。數額是否“較大”、“巨大”、“特別巨大”,應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詐騙行為人屬于招搖撞騙罪還是詐騙罪”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詐騙活動的,符合招搖撞騙罪構成要件的,按招搖撞騙罪進行處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權利質押的法定原則是什么
2021-02-11房屋私下協議書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30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工業用地轉讓有哪些流程
2021-02-01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房屋拆遷時住改非怎么定義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