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院刑事賠償減刑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主動積極賠償屬于犯罪分子應盡的法定義務,并不是判決后可以減刑的法定條件,也不是從輕減輕刑事處罰的法定條件。
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確有悔改表現”是指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認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
(三)積極參加思想、文化、職業技術教育;
(四)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完成勞動任務。
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期執行期滿后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二、構成犯罪被判刑了還用賠償嗎?
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是兩個法律關系。
侵權侵害行為造成被害人傷害或損害的,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在刑事訴訟程序中有一個訴訟名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附帶民事訴訟就其解決的問題而言,是物質損失賠償問題,與民事訴訟中的損害賠償一樣,屬于民事糾紛,但它和一般的民事訴訟又有區別,有著自己的特殊之處。這表現為兩個方面:從實體上說,這種賠償是由犯罪行為所引起的;從程序上說,它是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提起的,通常由審判刑事案件的審判組織一并審判。其成立和解決都與刑事訴訟密不可分,因而是一種特殊的訴訟程序。
因此,判刑之后,應該賠償的,需要履行賠償。至于應當賠償多少,須看損害與損失程度、過錯程度、當事人的主張與法律的支持程度而定。
刑事賠償跟減刑之間沒有什么關系的,最高院在相關的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了減刑的適用條件及減刑的時間間隔,不能因為犯罪嫌疑人對受害人履行了賠償義務,就必須要對犯罪分子減刑。
無期徒刑減刑規定是怎樣的?
死緩的限制減刑意味著不會執行嗎?
犯故意傷害罪能減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互換協議有效嗎
2020-12-20新三板股權投資協議
2021-01-29農村危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