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患糾紛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1、自行協商。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愿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于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行政解決。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醫患糾紛進行調解。
3、第三種途徑就是司法裁決。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后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裁判。
另外,在醫患糾紛訴訟中,患者在起訴時應注意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按照民法通則第136條第二款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患者應當在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起一年內向醫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超出訴訟時效后就會失去法律的保護,法院會作出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裁判。第二,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不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若干規定的規定,醫患糾紛的證據責任分配是責任倒置,具體而言,患者在起訴時應提交在醫院就診治療、遭受損失的事實及具體數額等相關證據材料,而醫院需承擔證明自己在對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存在過錯或過失的充分證據,否則,醫院就需承擔對患者造成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第三,應選擇最恰當的法律、法規及有針對性的證據,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和保護自己的權利。
二、司法解釋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要承擔全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提供風險防控建議等工作,在衛生和司法部門的協助下,建立由法律、醫學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庫,按照統一保險方案、統一產品責任、統一工作步驟、統一保險價格、統一參加保險、統一調賠服務“六統一”的原則,在所在地區建立統一的醫療責任保險制度,規范化管理,市場化運作。
當醫療糾紛發生后,醫療機構及時撥打相關專線報案電話,由電話中心向當地醫調委轉報案;由醫調委安排調解員及時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將醫患糾紛由醫院內引導到醫院外解決;根據需要組織評鑒會或合議會對糾紛進行定性、定責、定損、定賠;調解員按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調解原則,根據評鑒結果進行調解,簽署調解協議;賠處中心根據調解結果向保險公司出具賠款支付通知單,保險公司在約定的時間內,向患者支付保險賠款。第三方調解機制的建立,使醫療糾紛處理更加方便、快捷、賠償快、效率高,向“還醫院以寧靜、還醫患以公正、還社會以和諧”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調解工作不向醫患雙方收取任何費用。
醫患糾紛的處理一般醫患糾紛的發生一般都是醫療過程中發生的一些矛盾和糾紛。發生醫患糾紛后,雙方當事人應當及時進行溝通協商,避免影響患者的醫療救助效果。如果雙方能夠在現場就相關的矛盾和糾紛達成一致意見的話,是不需要進行訴訟來解決爭議的,后期再對相關賠償問題進行認定。
發生醫患糾紛后,雙方當事人應當及時進行溝通協商,避免影響患者的醫療救助效果。一般情況下,醫患調解應當由雙方協商來解決,因為醫療救治涉及到個人的切身利益問題,為了不影響患者的醫療救助,醫患糾紛發生后,可以進行暫時的達成一致,后期再對相關賠償問題進行認定。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能調解嗎
2021-01-23業委會委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1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婚前財產的約定和處理
2021-02-02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呢
2021-03-07公司拆遷補償安置申請書
2020-12-25安置補償協議簽了好幾年,還沒拿到安置房和補償款,怎么辦
2020-12-22怎么查詢自己的房屋是否在拆遷范圍之內
2021-03-25被拆遷房屋的同住人如何認定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