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社會,我國實行依法治國方針。法律是公民保護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線,法律具有公平公正性,一切違反法律的行為都將受到處罰。那么違反刑事訴訟法第80條應受什么處罰?
一、刑事訴訟法的定義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2012年9月25日,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辦,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二、違反刑事訴訟法第80條受什么處罰
根據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條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刑事拘留一般為14天,最長37天。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以上就是違反刑事訴訟法第80條應受什么處罰的相關內容,第80條規定,嫌疑分子犯罪后,不老實交代自己的姓名,住址的,公安機構可以予以先行拘留,刑事拘留一般十幾天,多的三十幾天。根據該法第89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在逮捕嫌疑人時應該向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