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對我國的公民和人民的傷害都比較大,我國對這類案件的審理也比較嚴格。相關人員接觸到這類案件后應該予以上報相應的辦理機關進行辦理。那刑事訴訟法精神撫慰金是怎樣規定的呢,下面小編就這類問題為大家進行相應的回答。
一、針對犯罪行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法釋[2000]47號)第一條第二款規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害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法釋[2002]17號)進一步規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2]21號)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得更加具體,“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上述三個司法解釋以遞進的方式明確了受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說,不管是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還是單純的民事訴訟程序中,也不管是針對刑事責任人還是刑事責任人以外的保險公司,只要受害人的精神損失是犯罪行為造成的,其訴請的精神損害賠償均無法獲得司法救濟。 ?
二、受害人訴請精神損害賠償限于不涉及犯罪的侵權案件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否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一直是司法理論界與實務界爭執不休的話題,倍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支持者認為,盡管罪犯被判處刑罰可使受害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精神慰藉,但仍不足以撫慰受害人的痛苦,刑事處罰是無法替代受害人被侵害所造成的精神損害與痛苦的,而經濟賠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或者消除精神上受到的傷害,犯罪案件中免賠精神撫慰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成本,等于是縱容犯罪;反對者認為,罪犯承擔了刑事責任,使受害人得到了精神撫慰,就不應另行支持精神損害賠償,且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再一次明確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不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
這類相應的賠償我國的司法機關不予支持,人民法院也不會進行相應的受理的。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這類金額的賠償無法得到我國的法律制裁,我國的法律只對犯罪者進行相應的刑事懲罰和判決。
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以后應當如何處理
什么是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是多少天
刑事訴訟法貪污罪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扶貧搬遷后田地收回嗎
2020-11-29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