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疑不起訴的時間是多久?
存疑不起訴的時間是在偵查期限之內。存疑不起訴,又稱證據不足的不起訴。存疑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0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1條第四款規定決定不起訴的,在發現新的證據,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提起公訴。這是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案件保留公訴權的行為規范。
能否再提起公訴
①有人認為,檢察機關作出對存疑不起訴案件發現新證據后可提起公訴的規定,一方面突破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為該法并未規定存疑不起訴后發現新證據可以再行起訴;另一方面,該規定對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極為不利。這種不利表現為:對于存疑不訴的被不起訴人,社會上對其會有“不清不白”的評價,罪與非罪懸而未決,社會各方面的排斥和冷遇時時可遇,日常活動很難開展。同時,由于高檢院對何時發現新證據可再行起訴未作限制性規定,對未發現新證據的人,其直到死還會有案件掛著。因此,一些學者建議取消存疑不訴后再可起訴的規定。/
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我國法制的基本原則。《刑法》第四條也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控訴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是公安、檢察機關的基本職責。公安、檢察機關作為控訴犯罪的專門機關,理所當然有權力、也有責任在發現新證據,足以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公訴。/
③司法實踐中,常有一些案件,由于關鍵證人短期內無法找到,共同犯罪案件其他犯罪嫌疑人在逃等原因,在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情況下,往往很難排除一些合理懷疑,而基于辦案期限,為保障人權,只能作出存疑不起訴決定,但這并不是說犯罪嫌疑人客觀上沒有犯罪,一旦相關證人找到,或者共犯被抓獲,案情就會顯得清清楚楚,此時如能證實原先被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有罪而不將其交付審判,實有悖“違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存疑不起訴屬于偵查過程當中的一項規定或者準則,其最后期限與偵查的期限是一致的。對于存疑不起訴的后續處理也做出了相關規定,當發現新的偵查證據時,依舊可以提起訴訟。這是基于人權的基礎。存疑不起訴的決定以及使用權屬于偵查公安機關部門。
存疑不起訴是否國家賠償?
刑事訴訟法存疑不起訴是什么意思
存疑不起訴給予國家賠償之合理是否可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不能進行買賣
2021-01-17村委會截留拆遷補償款犯法嗎
2020-12-11違章建筑就一定會被拆除嗎
2020-11-27如何認定安置對象
2020-12-26農村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31在自家承包地搭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