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就93條的解釋是什么?
第九十三條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二、2020年《刑事訴訟法》執行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羈押狀況
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前,我國任何一部刑事訴訟法都沒有規定對嫌疑人、被告人捕后進行羈押必要性審查,執法辦案人員習慣思維模式是依據刑法、刑訴法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忽視對在押人員的人權保護,有證據證實嫌疑人、被告犯罪、可能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就捕,如果在捕后還要對羈押進行審查,認為是重復工作,因為在審查逮捕過程中已經審查過了,為了方便辦案,震懾犯罪分子,檢察機關將捕后的案卷材料移送到偵查機關繼續偵查,偵查機關只追求辦案任務,很少主動將案件偵查進展情況及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偵查過程中的表現情況及時與檢察機關進行溝通,檢察機關也很少進行捕后跟蹤。傳統地認為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在捕后還需要改變強制措施的話,那么報捕前偵查機關已經對嫌疑人進行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偵查機關提請逮捕嫌疑人、被告人就是為了案件在辦理過程順暢,減少辦案阻力,所以就一押到底。
三、對逮捕后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運行機制的構想
逮捕后羈押必要性審查是一項全新的程序性刑事司法制度,這項工作的有效開展還需要許多專家學者及基層執法辦案干警不斷探索,如果羈押必要性審查權濫用的話,必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可能使大量對社會危害性高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回歸到社會,給社會造成許多不穩定因素,可能使更多的受害者再次遭受非法侵害。如何運用好羈押必要性審查權,這是一個需要深度探討的問題。筆者不斷從工作實踐摸索,提出一點粗淺的看法,僅供參考。
我國的刑事訴訟法規范著公民的行為,我國的法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根據我國的現狀以及發展的情況來及時的進行修改和訂正,當犯罪嫌疑人對法院作出的判決不認同時,犯罪嫌疑人也會根據法律提出上訴的請求,在這里也是提醒各位,要做法遵紀守法,保障各位公民的權益。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