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領域,拖欠工程款問題相當嚴重,尤其是近幾年,建筑工程項目比較多,相關糾紛也就比較常見了。建筑施工企業作為被拖欠工程款的一方,法律法規對其都有哪些保護呢?律霸小編帶你一起了解一下,尤其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加強學習并具體應用。
1、工程款優先支付的規定
根據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在公道期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設工程的性質不宜折價、拍賣的以外,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建筑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根據合同法的這一規定,最高院在2002年6月27日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筑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題目的批復》,明確建設工程價款優先于抵押權和其他債權,同時也規定的優先受償權的條件、時間限制及優先權的具體范圍。
2、不及時竣工驗收情況下工程造價結算款的確定
在司法實踐中,發包方往往以各種理由拖延結算,但卻在事實上將建設工程交付使用,嚴重地侵犯了承包人的正當權益,造成大量工程拖欠款的發生。針對這一情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若干題目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院解釋”)第20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發包人收到竣工結算文件后,在約定期限內不予答復,視為認可竣工結算文件的,按照約定處理。承包人請求按照竣工結算文件結算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 按照示范文本之規定,發包人應在收到竣工結算資料后28天內進行核實、確認或提出修改意見,并在確認后及時付清結算款。按照最高院的這一規定,假如發包方不按這一條款及時結算又不提出修改意見,就應當按竣工結算文件結算工程款。
3、實際施工人的保護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實際施工人以轉包人、違法分包人為被告起訴人,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實際施工人以發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當事人。發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包責任。”這一規定的進步意義在于在沒有合同關系的情況下,要求實際施工人所實施勞務的受益人,即建筑工程的發包人承擔支付工程價款的法律責任,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對實際施工人的保護。
4、拖欠工程款的利息計算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當事人對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準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息計息。”
同時該解釋第十八條規定了利息計付的時間:“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計算。當事人對付款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下列時間視為付款時間:(一)建筑工程已實際交付的,為交付之日;(二)建設工程沒有交付的,為提交竣工結算文件之日;(三)建筑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也未結算的,為當事人起訴之日。”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題目的解釋》中還有其他一些條款也是施工企業應當學習和領會的,比如說“黑白合同”的效力、無效合同的處理、代墊資題目、工程量的確定、工程質量認定等等,這些規定都與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親身利益息息相關,是施工企業必須留意學習和領會的。
以上是目前立法和司法解釋對于建筑工程施工單位被拖欠工程款所做的法律保護,但并不是全部內容。閱讀完本文后,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立法和司法解釋存在有很多規定是對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相當有利的,如何利用目前法律的相關規定,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是每一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當關注的。看完本文后,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需要任何法律幫助,歡迎使用我們律霸的在線法律咨詢平臺,我們定將竭誠為您服務。
怎么預防被拖欠工程款
發包人逾期不支付工程款怎么辦
對工程款拖欠怎樣進行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務糾紛怎么調解
2021-02-28交通事故如何判斷是否達到傷殘等級(十級傷殘對比圖)
2021-02-12公司股權回購法定事由有哪些
2021-02-09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法律規定離婚證據與婚外情證據有哪些
2021-03-07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