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查起訴之日起稱為被告人是什么意思?
被告人是指被訴稱侵犯了原告民事權益,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人,是“原告人”的對稱。被告是民事訴訟中的一方當事人。凡具有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被告人,被告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被告人的稱呼只是訴訟程序發生的一種假定,被告是否確實與原告發生民事權益爭執,是否應追究民事責任,只有通過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后才能確定,因此不能認為被告人都是無理的,被告人在民事訴訟中與原告人的訴訟地位平等,同樣享有廣泛的民事權利,也要承擔相應的訴訟義務 [1] 。
二、法律定位
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犯罪而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在民事案件中,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并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人;在行政訴訟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某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中,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人員。
刑事被告人享有辯護、最后陳述、拒絕回答與本案無關問題的權利,申請通知新證人到庭、調取新物證、重新鑒定或勘驗的權利,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申請回避、提起上訴、要求再審的權利,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和侮辱其人身的行為提出控告的權利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充分保障被告人行使其法定訴訟權利,同時有權依法對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和搜查、扣押等(見米蘭達規則)。
在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可更換不符合當事人條件的被告,即通知符合條件的被告參加訴訟。如果被告不符合當事人條件,而原告又不同意更換,人民法院應該裁定駁回起訴。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此時被告即成為反訴的原告,本訴的原告即成為反訴的被告。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與原告法律地位平等。
是指被訴稱侵犯了原告的民事權益,或者與原告發生了民事權益爭執,而依法被人民法院傳喚應訴的人。
三、主要權利
根據現行相關法律規定,在刑事訴訟被告人享有以下主要訴訟權利 :
1、運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2、有獲得辯護的權利。
3、申請回避的權利。
4、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5、未經法院依法判決,任何人不得被確定有罪。
6、有權參與法庭審理,有權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
7、有進行最后陳述的權利。
8、有權對一審判決、裁定提起上訴,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權提出申訴。
被告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有犯罪嫌疑的當事人叫做被告人,在民事和行政訴訟案件中被控訴的人叫做被告人。被告人享有辯論、上述等相關權利。并且執法機構不得對其進行人身攻擊、人身侮辱等相關行為。如果被告人對判決不服可以進行相關申訴。
刑事案件被告人一審不認罪法院怎樣判?
立案之后被告人轉移財產怎么辦
法院立案后,幾天會發傳票給被告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婚先孕女員工小產期間有工資嗎
2020-12-10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訂婚退婚訂金怎么辦
2020-12-22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