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查起訴之日起稱為被告人是什么意思?
被告人是指被訴稱侵犯了原告民事權益,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人,是“原告人”的對稱。被告是民事訴訟中的一方當事人。凡具有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被告人,被告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被告人的稱呼只是訴訟程序發(fā)生的一種假定,被告是否確實與原告發(fā)生民事權益爭執(zhí),是否應追究民事責任,只有通過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后才能確定,因此不能認為被告人都是無理的,被告人在民事訴訟中與原告人的訴訟地位平等,同樣享有廣泛的民事權利,也要承擔相應的訴訟義務 [1] 。
二、法律定位
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犯罪而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在民事案件中,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并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人;在行政訴訟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某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中,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人員。
刑事被告人享有辯護、最后陳述、拒絕回答與本案無關問題的權利,申請通知新證人到庭、調取新物證、重新鑒定或勘驗的權利,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申請回避、提起上訴、要求再審的權利,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和侮辱其人身的行為提出控告的權利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充分保障被告人行使其法定訴訟權利,同時有權依法對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和搜查、扣押等(見米蘭達規(guī)則)。
在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可更換不符合當事人條件的被告,即通知符合條件的被告參加訴訟。如果被告不符合當事人條件,而原告又不同意更換,人民法院應該裁定駁回起訴。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此時被告即成為反訴的原告,本訴的原告即成為反訴的被告。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與原告法律地位平等。
是指被訴稱侵犯了原告的民事權益,或者與原告發(fā)生了民事權益爭執(zhí),而依法被人民法院傳喚應訴的人。
三、主要權利
根據現(xiàn)行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刑事訴訟被告人享有以下主要訴訟權利 :
1、運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2、有獲得辯護的權利。
3、申請回避的權利。
4、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5、未經法院依法判決,任何人不得被確定有罪。
6、有權參與法庭審理,有權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
7、有進行最后陳述的權利。
8、有權對一審判決、裁定提起上訴,對于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權提出申訴。
被告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有犯罪嫌疑的當事人叫做被告人,在民事和行政訴訟案件中被控訴的人叫做被告人。被告人享有辯論、上述等相關權利。并且執(zhí)法機構不得對其進行人身攻擊、人身侮辱等相關行為。如果被告人對判決不服可以進行相關申訴。
刑事案件被告人一審不認罪法院怎樣判?
立案之后被告人轉移財產怎么辦
法院立案后,幾天會發(fā)傳票給被告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2020-12-16行政違法是否要求有主觀過錯
2020-12-27互聯(lián)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車禍事故賠償協(xié)議
2021-02-14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贍養(yǎng)費協(xié)議書
2020-11-16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guī)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商業(yè)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降低企業(yè)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