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中止審理條件都有哪些
中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決之前,出現了某些使審判在一定期限內無法繼續進行的情況時,決定暫時停止案件審理,待有關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復審判的活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1條的規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中止審理: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
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二、終止審理與中止審理的不同
1、原因不同。終止審理緣于審理中出現不應當或者不需要繼續進行的情形,而中止審理則是因為出現了使得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不可抗拒的情況;
2、法律后果不同。中止審理只是暫停訴訟活動,一旦中止原因消失,即應恢復審理,而終止審理后,訴訟即告終結,不再恢復。
《刑事訴訟法》以及有關司法解釋中,其實均有關于刑事案件中止審理情形的規定,分別是規定在第200條和第181條當中。暫停中止對案件的審理,往往是因為出現了一些情況,影響到了案件的審理。而一旦影響案件審理的事由消除之后,那么就應當盡快恢復審理。
危險犯犯罪中止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嗎?
刑事訴訟法關于延期審理中止審理的區別是什么
民事訴訟涉刑事中止審理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形式的強制規范
2021-02-28屋頂漏水是否屬于工程質保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0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