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關于刑訴法解釋第31條是對檢察官回避進行了規定,事實上,包括檢察官在內所有公檢法的司法人員都有回避制度的規定,其目的不僅是為了防范與案件當事人有關聯的司法人員故意或無意作出妨害司法公正的行為,更重要的是為了避免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屬對司法人員的正常工作行為產生誤解和偏見,那么,最高法刑訴法解釋31條具體是什么規定呢?
一、最高法刑訴法解釋31條的內容
最高法刑訴法解釋31條的內容為: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出庭的檢察人員回避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休庭,并通知人民檢察院。
二、包括檢察人員、審判人員在內的司法人員回避制度
1、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1) 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2) 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 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4) 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5) 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回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1) 未經批準,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
(2) 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
(3) 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報銷費用的;
(4) 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
(5) 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戶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關于司法回避包括兩種情況,即自行回避和被要求回避,從上述案件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檢察人員回避的情況看,一方面這五種情況不僅是檢察人員應該回避的問題,而且還涉及到檢察人員違法違規的行為;另一方面案件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在法庭上提出這些情況時,不能是口頭上妄加猜測,而是要提供有效的證據材料,法院接受申請之后應休庭并通知檢察院。
刑事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檢察院刑事拘留期限是多久,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一般知識產權案件分析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1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處理或處罰
2021-02-21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