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酌定不起訴后是犯罪嗎?
不是的,酌定不起訴,是不起訴的一種,人民法院并未作出有罪判處,是無罪的。酌定不起訴,又稱相對不起訴或裁量不起訴。是檢察官根據起訴便宜主義對自己擁有的訴權的舍棄而決定不起訴。
我國現行的酌定不起訴的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2款規定:"對于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對于酌定不起訴,犯罪嫌疑人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訴。
《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2款規定: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從刑事訴訟法規定看,酌定不起訴的適用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是犯罪行為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
依照刑法規定,以下幾種情形可以適用這種不起訴:
(1)犯罪嫌疑人在中國領域外犯罪,依照中國刑法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在外國已經受過刑事處罰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聾又啞,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過當而犯罪的;
(4)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
(5)在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沒有造成損害的;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
(7)被脅迫參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有重大立功表現。
二、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區別是什么?
法定不起訴。也稱“絕對不起訴”,其有兩個特點:
1、人民檢察院沒有自由裁量權,只要具有刑訴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只能作出不起訴;
2、作出法定不起訴的原因是不應或無法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即人民檢察院沒有或喪失追訴權。
酌定不起訴,也稱“相對不起訴”、“微罪不起訴”,其適用應具備三個條件:
1、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犯罪情節輕微;
3、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
不起訴的決定應當由人民檢察院或者是人民法院作出,如果是刑事案件,并且不屬于不告不理的五種犯罪中的任何一種的,決定起訴的權利就在于人民法院,因為是公安機關在進行案件的偵查之后,將案件移交檢察院審查決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訴。
哪些刑事訴訟法酌定不起訴?
刑訴法酌定不起訴相關規定有哪些?
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情形分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確立的條件
2020-11-28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6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