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質量事關千家萬戶的安全,一旦出現問題,輕則導致墻體開裂,影響居住體驗。重則會導致樓房倒塌,引發傷害事故。因此,在事故發生以后,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司法鑒定顯得很有必要,那么,建筑工程質量司法鑒定工作中需注意的問題有哪些呢?
一、司法鑒定時效問題
目前的工程質量司法鑒定是以現狀為準去評判工程質量,而工程質量有部分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也就是說現狀評判不合格不能代表當時施工時不合格,因此有時無法去推斷工程施工時的質量情況。權宜之計是,根據保修期進行判定,即若工程質量在保修期內的出現了工程質量問題,就可以按照工程質量施工驗收標準進行判定,而不用考慮時間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目前我國工程質量保修期限的約定有兩個方面:一是雙方約定正常使用年限;若沒有約定,則根據國務院令《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關于建設工程質量最低保修期的規定。
二、工程質量司法鑒定與施工質量驗收不同
施工質量驗收屬于過程檢驗,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檢驗批的抽樣驗收,最后對單位工程或分部工程質量做出整體評定結論;而司法鑒定屬于現狀檢驗,無法對施工過程進行鑒定。受檢驗批抽樣比例和檢測手段的限制,相當多的檢驗項目事后無法進行復查。因此鑒定時,應讓委托方明確鑒定事項,針對檢測手段不能達到的檢測項目事先告知委托方。
鑒定意見的形式應為對是否符合標準要求,當需要對是否合格進行判定時,應慎重。判定不合格比判定合格要簡單的多。這里面就存在一個問題,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檢驗批的驗收采用抽樣方案,合格率控制在一定概率范圍內。因此即使驗收合格的工程也可能存在不符合規范的部位和項目。局部可能存在質量問題,而當事人(作為單獨一戶)提出的鑒定內容就可能不符合規范要求,但是不能據此說整個工程不合格。從工程質量司法鑒定的角度,可以判定某項問題不符合標準要求。
三、分清鑒定機構和法院責任,不可混淆二者的權限
工程質量司法鑒定機構作為中立的第三方機構,其法律地位決定了沒有任何審判的權利。鑒定機構只是法院或法官的助手,起到專家證人的作用。只是從技術角度對工程質量進行判定,并且技術鑒定內容必須在法院委托范圍內進行,不可超范圍鑒定。鑒定機構僅從技術角度分析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而不去評價工程責任問題,應由法院根據鑒定意見去審理判定。簡而言之,鑒定人員是技術專家證人,應分清與法官的責任劃分,且不可“以鑒代判”。
鑒定機構鑒定最終結果應表述為鑒定意見,而不可以稱為鑒定結論。因為鑒定意見若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法院采信,則可稱之為鑒定結論,最終的鑒定結論應由法院給出。
四、建設工程質量司法鑒定中其它專業方面的問題
目前的一般檢測鑒定偏重于結構安全性的鑒定,而忽略了其它專業方面的鑒定事項,根據我們所做的司法鑒定案例總結分析,結構類鑒定案件量只占到總案件量的30%左右,結構類案件中嚴重影響工程安全性的案例占很少一部分。相比之下,涉及影響工程使用性鑒定的案例占多數,所占比率達到2/3,比如裝修工程、防水工程、暖通工程、日照等是工程質量類鑒定中常見案件。建設工程質量司法鑒定工作有可能不是簡單的某些專業工程的鑒定,而一個鑒定案例中涉及到多個專業問題,這就需要鑒定人員具有廣闊的專業知識面和多學科知識背景。
五、鑒定委托與鑒定收費問題
目前,法院一般采取委托鑒定函和簽訂委托協議書的方式,與鑒定機構建立委托合同關系。但是在繳納鑒定費的問題上,因為最高法明文規定法院不得代收鑒定費,所以鑒定費一般由鑒定繳費義務人(當事人)直接繳納給鑒定機構,這就造成了委托人與繳費人不同的矛盾,因此,法院與鑒定機構之間的關系應視為一種特殊的合同關系。
六、委托及鑒定過程中的其他問題
有些法院在委托鑒定程序上不夠規范。比如,以鑒定委托函代替司法鑒定協議書、委托鑒定內容表述過于簡單、提供的鑒定資料不夠詳盡、當事人雙方提交的圖紙資料未經質證直接轉交鑒定機構、法官不參與現場勘驗工作等,給司法鑒定的實施帶來了諸多不便。
因此,建筑工程質量司法鑒定工作要注意六類問題:時效問題、司法鑒定與質量驗收的標準差異問題、鑒定機構與法院的權限問題、鑒定專業問題、委托與收費問題、其它問題等。建筑工程質量司法鑒定工作能夠為法院審判提供依據,當事人應當了解這些問題,才能順利推進工作順利進行。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衡水律師!
建筑工程司法鑒定時限是多長
建筑工程質量司法鑒定
建筑工程司法鑒定的相關內容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早于借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05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