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斗毆與尋釁滋事的區別
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有人認為:“尋釁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肆意挑釁,起哄搗亂,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
“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聚眾斗毆罪與尋釁滋事罪都是從流氓罪中分解出來的罪名,其主觀方面都表現為反社會性,尋求精神刺激、填補精神空虛的動機,客觀方面都破壞了法律和社會公德所確立的公共生活秩序和社會正常生活狀態,并且兩者的客觀表現也有容易混淆的地方,下面我們對其進行區分:
⑴主體不同。尋釁滋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尋釁滋事行為且情節惡劣或情節嚴重,即應承擔法律責任。而聚眾斗毆罪則要求以聚眾的形式,至少要求主體在3人以上,在處罰上,聚眾斗毆罪只處罰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
⑵客觀方面表現不同。尋釁滋事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肆意挑釁、無事生非、無理取鬧,橫行霸道,破壞公共秩序,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行為,其犯罪對象一般不特定,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而聚眾斗毆罪客觀方面表現為組織、策劃、指揮或積極參加聚眾斗毆的行為,并且要求雙方或多方人數均在3人以上的相互施加暴力、攻擊人身。在現實生活中多發生在不法團伙之間,兩方各自為了炫耀武力或不甘示弱,糾集多人打群架,往往事先有約定。“因此,一般糾集的人數較多,備有器械,聚眾行為所要侵害的對象要比尋釁滋事罪中的受害人固定,一般是與不法分子有一定過節的相對特定個體或團體。”
⑶是否適用轉化犯的法律規定不同。刑法沒有規定行為人在實施尋釁滋事罪的過程中致人重傷、死亡結果的,如何適用法律。而針對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刑法第292條第2款規定“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條、第232條的規定定罪處罰。”也即是按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