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火罪怎么處罰與賠償
就目前情況來看,如果警方調查認為其情節嚴重,可能會按《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處理:“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只要是對受害人的經濟造成損失的,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來要求犯罪嫌疑人賠償損失,法律會依法判定罰金。
縱火罪的定義
縱火罪,也稱放火罪,是指違反《刑法》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之規定,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中國現行《刑法》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縱火罪犯罪構成
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為會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構成放火罪。放火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因個人的某種利益得不到滿足而放火,因對批評、處分不滿而放火,因泄憤報復而放火,為毀滅罪證、嫁禍于人而放火,因戀愛關系破裂而放火,因家庭矛盾激化而放火,等等。不論出于何種動機,都不影響放火罪的成立。但是,查明放火的動機,對于正確判斷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度,是定罪量刑的關鍵。
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財物燃燒的行為。放火的行為方式,可以是作為,即用各種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財物點燃;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放任火災的發生。例如,某電氣維修工人,發現其負責維護的電氣設備已經損壞,可能引起火災,而他不加維修,放任火災的發生。這就是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
1、以作為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火種;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燒毀的財物;三是要讓火種與目的物接觸。在這三個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行為人使火種開始起火,就是放火行為的實行;目的物一旦著火,即使將火種撤離或者撲滅,目的物仍可獨立繼續燃燒,放火行為就被視為實行終了。
2、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罪,行為人必須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而且能夠履行這種特定義務而不履行,以致發生火災。其特點:一是行為人必須是負有特定作為義務的人;二是根據主客觀條件,行為人有能力履行這種特定的作為義務;三是行為人客觀上必須有不履行這種特定作為義務的事實。
從義務的來源看,一是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二是職務或業務上所要求的義務,如油區防火員就負有消除火災隱患,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三是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所引起的義務。如行為人隨手把煙頭丟在窗簾上,引起窗簾著火,行為人就負有撲滅窗簾著火燃燒的義務。從司法實踐來看,行為人的特定義務,主要是后兩種情況。
有些放火案件,從表面上看,是燃燒衣物、家具、農具等價值較小的財物,實際上是以衣服、家具、農具等作為引火物,意圖通過燃燒衣物、家具、農具等引起上述重大公私財物的燃燒。這種情況應以放火罪論處。因此,在認定放火罪時,要注意發火物、引火物和目的物即放火行為的侵害對象的區分。
放火行為必須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雖然實施了放火行為,但從放火焚燒的對象、時間、地點、環境等方面考察,確實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性,不構成放火罪。如果情節嚴重童,需要刑罰處罰的,構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
上面小編已經整理了很多資料來為大家解釋縱火罪犯罪怎么判刑,其判刑標準其實是根據情節嚴重以及是否故意來判定的,首先呢最好是自己知道縱火罪的一個大概的概念,然后注意不要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如果你還有問題,還可以來律霸網咨詢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白艷霞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事法律工作以來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較強的代理訴訟經驗及多年的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得到了當事人普遍好評.有多起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借款糾紛.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民事代理業務.通過積累大量的辦案經驗現主要向合同糾紛.物流糾紛.公司業務.工程建筑等領域邁進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民事糾紛案件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流程.積累了大量的判例.在訴訟業務中.能夠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路有準確把握.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核心需求,在非訴業務中.把在訴訟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當事人提前預防風險.盡量不發生糾紛或在產生糾紛時能最大化降低損失.白律師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探討咨詢法律業務!可電話聯系15025465062微信號:15025465062
離婚冷靜期是否限制了婚姻自由
2021-03-16員工被勸退工資算違法解除嗎
2021-01-03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