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處理工傷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關系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二條規定,無論用人單位是否為其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只要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首先應按照國務院的《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請求工傷保險賠償,不能直接對用人單位提起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工傷保險責任的優先適用原則,而對未參加工傷險的企業和用人單位,《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規定,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也必須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工傷職工有權享有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爭議,應當首先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受害人可以提出的訴訟請求:請求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法院一般按工傷保險優先適用原則進行判定。請求工傷保險待遇,法院一般以《勞動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為依據,予以判決。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的,應當以民事法律法規為依據作出判決。
因第三人的過失而造成用人單位受雇者受傷亡的情況,受害人主張工傷保險和人身損害賠償的可依據民法和勞動法獲得雙份賠償。
相關法律知識:
《工傷保險條例》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項、第項規定的待遇。
第三十八條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制定的律師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0-11-25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拆遷安置住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