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報或謊報安全事故罪最高可判幾年
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是刑法第139條之一規定的一種犯罪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條之一,在安全事故發生后,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情節嚴重的行為。
刑事責任
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條之一的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機關在使用本條規定處罰時,應當注意一下的問題: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在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負有報告職責人員不報或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a、導致事故后果擴大,增加了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加重傷三人以上,或增加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
b、實施下列行為之一,致使不能及時有效開展事故搶救的:
.決定不報與謊報事故情況或者指使、串通有關人員不報及謊報事故情況的;
.在事故搶救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
.偽造及破壞事故現場,或者轉移以及藏匿、毀滅遇難人員尸體,或者轉移與藏匿受傷人員的;
.毀滅和偽造、隱匿與事故有關的圖紙與記錄及計算機數據等資料以及其他證據的;
c、其他嚴重的情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條之一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導致事故后果擴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傷十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經濟損失三百萬元以上的;
.采用暴力、脅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報告事故情況導致事故后果擴大的;
.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危害礦山生產安全構成犯罪的人,在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積極組織、參與事故搶救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國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投資入股礦山生產經營,構成本解釋涉及的有關犯罪的,作為從重情節依法處罰。
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的情況嚴重的就會構成犯罪,構成本罪的會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會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報或者謊報安全事故的情況會貽誤事故搶救,以上就是相關回答,如果有其他法律問題,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勞動仲裁什么時候可以起訴
2021-02-16房子抵押必須進行備案登記嗎
2021-02-06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