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刑犯臨刑前,應給予必要的心理矯治和法律救濟;
2.死刑犯臨刑前,應該安樂、祥和地死去,而不應掙扎著痛苦地死去;
3.施行“臨刑關懷”的目的,不是同情死刑犯,而是同情“人之死”,以達到社會教化的目的。
那么,具體而言,應該如何對死刑犯施行“臨刑關懷”呢?筆者認為,首先應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在試行一段時間后,再上升為法律。這些制度應該包括如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實行預先告知制度。預先告知是指預先告知死刑犯執行死刑的時間,而不是一審宣判死刑,或二審裁定維持原判的時間。除告知執行時間外,還要告知執行地點和方式;除告知死刑犯本人外,還要告知其家屬及全社會。宣布對死刑犯執行死刑至少應提前24小時告知,使死刑犯對自己的死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有關部門有一定的時間施行“臨刑關懷”。
2.心理輔導和安慰。死刑犯從宣判到執行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此間,如果對死刑犯給予一定的疏導與安慰,死的恐懼便會有所減輕,因此對死刑犯給予心理輔導與安慰是十分必要的。對有宗教信仰的死刑犯,除必須進行心理輔導外,允許讓其所屬教會給予舉行簡樸的宗教告別儀式,以安慰死刑犯,如做彌撒、超度等。
3.允許親朋與死刑犯訣別。死刑犯被執行死刑,雖說是罪有應得,但痛苦的并不僅是死刑犯本人,還有死刑犯的親戚朋友,特別是其父母兄弟妻兒。允許親朋與死刑犯訣別,既撫慰了死者,又平息了其親戚朋友,平息了這一小群人的悲傷和可能會引發的仇恨。
4.實行“安樂死”,即實行注射方式。人類社會從最初的殘暴刑罰開始,逐步過渡到槍決、電椅、注射等,說明人類正朝著文明的法制社會進步?,F代社會已經一致公認,只有注射死刑才是最文明的死刑執行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頂撞上司可以辭退嗎
2021-02-11雙規的一般程序是什么,雙規適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6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主動退賠可以減刑嗎
2021-03-01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