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誡辦理規范
1、公安機關辦案部門或信訪部門可以對在信訪過程中有違法言行尚不夠行政處罰的信訪人依法予以訓誡。
2、證據規范。承辦單位決定對信訪人訓誡應收集相關證據:相關單位或工作人員的報案、證明材料;收繳、扣押信訪人的相關物證、書證;信訪人在信訪中的言行可在接談筆錄中記錄由信訪人確認并簽字(信訪人拒絕簽名或捺印的應當由接待民警注明);相關攝像錄音等視聽資料;信訪人本人的親筆陳述或悔過書;在場民警或其他證人證明材料等。上述證據必須具備兩項以上。
3、審批。對到公安機關以外的單位或場所非正常上訪的信訪人予以訓誡,由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審批。對到市、縣(區)公安機關非正常上訪的信訪人予以訓誡,由本級公安機關信訪部門辦理,由本局分管信訪的負責人審批。由承辦民警填寫“呈請訓誡報告書”(可使用通用呈批表),經審批后方能填具訓誡通知書,訓誡通知書應加蓋公安機關信訪專用章。
4、送達。訓誡通知書開具后應當場或及時送達信訪人。送達應按法律文書送達的規定辦理,信訪人及其親屬拒絕簽收的可留置送達,也可送達信訪人的單位或居住地村社或居委會。
5、存檔。應建立對非正常上訪的信訪人員訓誡的檔案(包括信訪人的戶籍資料,家庭成員情況,非正常上訪的地點、單位及次數,非正常上訪言行的證據,訓誡書存檔聯及送達回執等相關材料)并裝卷保存。
各區縣公安(分)局可統一蓋印、編號后將訓誡通知書下發到各涉及信訪秩序維護工作的基層所隊。
三、訓誡的法律效力。是公安機關依法規范信訪秩序,處理非正常上訪行為,對信訪人進行法律教育的一種措施,經訓誡信訪人拒不改正,在信訪中有違法行為的,公安機關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訓誡不是行政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信訪人對有關機關依據信訪法規對信訪事項的受理、答復、轉送、訓誡等不服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