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醫患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自行協商。
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愿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于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行政解決。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醫患糾紛進行調解。
3、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簡稱醫調委。
醫調委具備官方性。受司法局的業務指導,是獨立于衛生行政部門、保險機構和醫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人民調解組織。
4、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后,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5、就是司法裁決。
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后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裁判。
處理程序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48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異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綜合上面所說的,醫患糾紛對于我們大家來說是避免不了的,因此也會引起各種糾紛,我國也是出了相關的條例,盡量在和平的情況下解決所有的事情,所以,當出現醫患糾紛的時候如果雙方協商不了,是可以直接走法律的程序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用卡違約金可以減免嗎
2020-11-24各級人民政府該如何去對排污企業進行檢查
2020-12-01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