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悔權
后悔權通常是指賦予消費者的一種權利,即消費者購買商品后,如對消費行為產生后悔想法,可以在法律規定的合理期限內根據本人意愿將所購商品退回給經銷者,并無須說明理由,也不需承擔費用。
后悔權制度的實行,實際上是為廣大消費者營造出一個“消費冷靜期”,使消費者可以在購買商品后的一定時期內對自己的消費行為作出更為理性的判斷,并有權采取相應的退貨行為,從而進一步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013年10月21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第三次審議(下稱“三審稿”),規定無理由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但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網絡交易平臺不能提供“賣家”真實信息的,“買家”可向網絡交易平臺要求賠償。
征集意見
2013年08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之后,草案二次審議稿全文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三審稿將消費者協會的定性修改為“社會組織”,并規定: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意義
消費后悔權制度的推行需要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建立健全,并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在尊重市場規律與兼顧買賣雙方合法權益的同時,使后悔權在消費者手中得到有效行使,使這一制度真正發揮良好作用,以保護消費權益,規范銷售行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評論看法
一、消費者受欺詐將獲賠原商品價3倍
三審稿明確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同時增加規定: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關于“賠償”原則,一直是消法修法爭議的焦點。草案從“兩倍”提高至3倍,顯然是對消費者權益的重視。劉*海也指出,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優化市場秩序、推進市場經濟法制建設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甚至深遠的歷史意義。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研究中心教授胡*生表示:消費者要想獲得賠償,前提條件是要認定經營者具有‘欺詐行為’。而對于如何認定欺詐,立法存在一些明顯缺陷。人大常委會委員黃*云建議:假一賠三力度不夠,最好上不封頂。
二、退回商品運費由消費者承擔
2013年4月進行首次審議的消法修正案草案亮點之一是賦予消費者“后悔權”,即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馮*萍指出,無理由退貨也該對消費者有制約。消費者退貨應該保證商品的完好無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要兼顧。
三、打擊虛假廣告,明確代言人承擔連帶責任
劉*海指出,該規定繼承和發展了廣告法和食品安全法當中有關名人代言的責任,同時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只要涉及廣大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都適用連帶責任,這是為進一步凈化廣告市場,特別是約束廣告代言人,包括社會團體、專業人士、明星大碗等,讓他們慎獨自律。劉*海建議:明星代言產品的時候一定扭轉觀念,不要把廣告片當做藝術片去拍,那是一項法律活動,危險的法律游戲,那里的臺詞跟電影里的臺詞不一樣,“如果對推薦的商品沒把握,最好不要做廣告,否則消費者將來會來告你”。
但是,對于后悔權的執行上難度比較大,很多商家還是按照某些商品納入不支持退換貨的范圍,這說明消費者享有的后悔權的實施還不完善。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注冊一個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01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