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這個法律詞匯時常在電視新聞和審理過程中提到,很多人并不清楚取保候審是什么意思,針對這個問題,律霸小編整理了有關取保候審的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適用刑事強制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應當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機關執行。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人擔保形式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法律文書和有關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保證人基本情況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級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金擔保形式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核實保證金已經交納到公安機關指定的銀行后,將有關法律文書、有關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的材料和銀行出具的收款憑證,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級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收到有關法律文書和材料后,應當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執行。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核實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的身份以及相關材料,并報告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執行。
與國外的保釋制度相比,中國的取保候審制度有其自身的特點。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是指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擔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偵查和審判,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方法。這種強制措施既可以不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照顧家庭或者從事原來的工作和勞動,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又可以使他們感到國家和社會對他們的關懷,還可以減少國家用于在押人犯的生活、管理費用等項開支,從而減輕羈押場所的工作壓力。
什么條件具備就可以取保候審
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需要哪些資料?
檢察院取保候審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名譽損失最高賠償多少
2021-02-16農工黨承德市委呼吁:盡快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
2021-02-28醫療事故打官司需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需要做什么
2020-11-27用pos機套現違法嗎
2021-02-09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