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到期未審決怎么辦?
取保候審屬于刑事訴訟期間的臨時強制措施,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在取保候審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即將到期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決定機關,由決定機關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于期限屆滿前書面通知執行機關。執行機關收到決定機關的《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通知后,應當立即執行,并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決定機關。
二、哪些情況下可以取保候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三、取保候審保證金如何繳納?
在偵查、起訴、審判的不同刑事訴訟階段需采用保證金形式決定取保候審的,由處于該訴訟階段的案件承辦機關根據職權責令提出。案件承辦人(或合議庭)擬就的具體保證金數額應由上述機關的主管負責人簽字批準。為便于執行,在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宣布責令前,應提前向其或愿代其交納的近親屬或其他人足額收取確定的保證金現金(以人民幣為法定交納貨幣)。在向其宣布《取保候審決定書》的同時,責令其本人填寫《取保候審保證書》(未成年人可由其法定監護人填寫),以保證其在候審期間履行保證義務,方可對其執行取保候審。
綜上所述,取保候審是有嚴格的適用條件的,家屬申請的時候,要提供擔保人或者繳納保證金。取保候審不是不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而是在結束后由法院啟動程序審理,根據取保候審期間的表現和犯罪事實作出判決。如果當事人表現良好,可能會給自己爭取到緩刑或者減刑。
解除取保候審是不是沒事了
最新家屬取保候審申請書范本
取保候審后還會判刑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要求賠償(最新勞動法規定)
2021-03-03辭退錄音可以當證據嗎
2020-12-04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