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判取保后審能出國嗎?
取保候審只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并不代表案子的了結。按照法律規定,被取保候審人要隨傳隨到、不得離開所在地的縣市。
法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這是司法機關辦理取保候審的最主要法律依據。上述第一種情形中所謂的“可能判處”某種刑罰,就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承辦案件的司法人員所認定的對其可能判處的刑罰,絕不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所觸犯的刑法條文某一條款的法定最高刑,更不是指該條文規定的某種罪名的法定最高刑。第二種情形中所謂的“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已經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盡管可以認定其所犯罪行比較嚴重,且根據其對應的刑法條款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是,如果對其適用取保候審也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兩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并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綜上所述,犯罪分子如果已經被確定有犯罪的嫌疑卻又因為案情簡單就不至于直接將當事人關押,所以當法院允許可以取保候審之后就相當于是有了部分的自由,但是這部分的自由中不包括可以出國,因為出入境的要求就是當事人必須不能處于案件之中。
取保候審期間法院傳喚不去的話什么后果
哪類人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