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法院申訴時,原告勝訴后,如被告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那么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執行的期限為兩年,從法院判決執行的最后一天開始算起。
我國法律規定,被告也就是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該是在立案之日開始算起的6個月內執行完畢。如果有特殊情況的案件可視實際情況延長執行期限,同時報送本法院院長或者副院長批準。如果有需要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該在期限到之前5日內提出申請。
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
第一步審查立案,當地法院在接到原告申請執行數以及相關的法律文件后,會審查該份申請執行數是否合理妥當。
第二步是通知履行,人民法院決定對義務人強制執行時,應當先行通知義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自動履行法定義務,否則將強制執行
第三步是人民法院準備對被告人實行強制執行。
第四步是人民法院對未履行被告人實行強制執行。在實行強制執行當中執法人員應當表明身份,出示執法的證件和執行的根據;在法院對被告人執行結束后,應當對申請執行人有書面情況的通知。
法院強制執行常見的方法有查詢并凍結以及劃撥被申請執行人在金融機構的存款。人民法院有權向銀行和信用社等機構調取有關被申請人在該單位存款情況。人民法院有權在案件進行訴訟的財產保全或者強制執行進行時,對被執行人在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等等的金融單位內的存款凍結,不得存取以及轉移。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最多凍結6個月,如果要延長凍結時間的,告應在凍結到期前向所屬銀行等機構重新辦理凍結手續,如果逾期未辦理的,視作自動解除凍結。
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常見辦法還有扣留或者提取被告人的收入。扣留和提取是相輔相成的,扣留是指人民法院將被執行人的收入暫時扣下,留在單位里,不準其動用和轉移這筆錢,敦促被執行人在期限內履行此義務,如被執行人在規定期限內未履行的,則可直接提取該筆收入。
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方法還有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告人的財產。查封是暫時性臨時性的措施,人民法院在對被告人的財產貼上封條,那么任何人都不的轉移該財產。拍賣只是法院通過公開,競爭的形式,以全場最高價來出售被執行人的財產。變賣財產是指被執行人財產強制賣出,把所得的款項當做清償債務。人民法院可交由相關機構變賣,也可以直接變賣。
強制執行公證怎么申請,需要什么材料
在法院強制執行費用規定中,費用是如何收取的
強制執行期限過了怎么辦,強制執行怎么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雇傭關系賠償與工傷賠償哪個高
2020-11-09違反勞動安全法的責任
2021-02-18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