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證明標準是什么?
審查批捕部門的干警在審查批捕案件中,要具有起訴意識,把審查的重點放在對證據的審查、分析、運用上。對是否符合逮捕條件用證據進行論證、分析,切實查清是否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否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所為,注意把握好證據的證明力。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兩個基本”的原則,刑事證明標準應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每個證據都要查證屬實,并且符合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的要求。這是整個案件符合基本證據確鑿的基礎和前提。
二是證據之間能夠互相印證,證據之間的矛盾能夠合理排除。
三是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情節都有相應的證據證明。
四是只有被告人口供(包括共犯口供一致的)沒有其他證據證明的,不能批捕。
五是全案證據必須形成體系,能夠完整地證實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和情節,實現整個案件“基本事實清楚”。
六是犯罪嫌疑人不供或翻供,只要其他基本證據確鑿的,應依證據批捕。
什么情況下不起訴?
據我國刑事訴訟第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逮捕的證明標準需要根據相關證據,在證據中是否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如果證據不能夠進行串聯的話,檢察院是不會批準進行逮捕的。如果檢察院未進行逮捕的話,公安機關在未批準逮捕后必須馬上將犯罪嫌疑人進行釋放。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案例的分析
2020-12-30民事法律事實構成
2020-12-28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土地出讓合同違約金過高怎么認定
2021-01-13先拆遷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0-11-242020年農村舊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0-11-19拆遷補償方案是由哪個部門制定
2021-01-30拆遷時未簽協議先交房合法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