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批捕監視居住后公安局二次報批會被批準嗎?
不批捕監視居住后公安局二次報批一般會被批準,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檢察院經審查后,認為符合逮捕條件的,應當批準。如果不符合的,應當不批捕。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1、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2、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二、不逮捕辦理監視居住會去法院判刑嗎
監視居住并不會影響到法庭審判。監視居住只是偵查階段的一種強制措施,通常應用于因身體原因不適宜羈押,或犯罪行為較輕,不羈押不致發生社會危害的嫌疑人。
如果在偵查階段結束,檢察機關決定提起公訴的話,法庭審理仍會根據其犯罪情節定罪量刑。依其犯罪行為看,屬于盜竊罪的共犯,雖然其之分得部分財物,但仍承擔全部責任,同時其非主犯,量刑會比較輕,有機會爭取判緩刑的。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很多的犯罪嫌疑人,雖然其確實實施了犯罪行為,但是公安機關并沒有找到其犯罪的證據,或者是其實施的犯罪行為,造成的社會危害比較小。此時公安機關有可能是不會批準其被逮捕的請求的,但是可能會被監視居住的環境。
檢察院不批捕是退回法制科嗎?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介簽署的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怎么辦
2021-02-03行使留置權的條件
2020-11-13股權激勵行權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05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