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上的代位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人的代位。人的代位制度為近代各國民法所采用。我國《合同法》第37條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我國《擔保法》第31條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另一種是物上代位。物上代位是指一物取代另一物的位置。如我國《擔保法》第58條規定:“抵押權因抵押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抵押財產”。“因抵押所得賠償金”就是損害賠償金、保險金等。損害賠償金、保險金反映了抵押物的原有價值,或者說,抵押物的原有價值形態表現為現在的賠償金,因而現在的賠償金便為抵押物的價值的替代物,抵押權的效力及于此替代物上。
分析抵押權的物上代位性,承認對該替代物有抵押權的效力,其目的在于謀求抵押權人利益的安全,以強化抵押權之效力,促進財產的流轉。我國《擔保法》“因滅失所得賠償,應當作為抵押財產”之規定則更值得金融機構的有識之士作深入探討和研究。
對于抵押權的物上代位性的性質,理論界存在不同的見解。一種觀點認為,抵押權的本質為價值權,抵押權的物上代位性只不過是抵押權效力的延長,而不是新設立的權利,此為抵押權延長說。抵押權延長說是以價值說或公平說為理論依據的,是價值權說或公平說的當然結論。另一種觀點認為,抵押物的物上代位性是在該抵押物的變形物請求權之上新成立的一種債權質權,該質權的次序與原來的抵押權的次序相同,此為質權說。債權質權說還可以細分為法定債權質權說與默示債權質權說。
本文認為,抵押權的物上代位性無論解讀為原抵押權的延長,還是新成立的質權,均不是問題的實質。在對抵押權的物上代位性是一種擔保物權的共識之下,重要的是確定一個符合擔保物權標的物的基本特征,并便于該權利實現的抵押權的物上代位的標的物。抵押權的物上代位的情形多種多樣,抵押物滅失、毀損所產生的替代物可能是金錢(如賠償金、保險金),亦可能是其他形態的物。
因此,在抵押物的變形物可以是特定化的物的情況下,抵押當然權代位于該物之上;當抵押物的變形物是保證金、賠償金、補償金等無法特定化的物的情況下,抵押權也代位其請求權之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中介虛假宣傳能取消合同嗎
2020-12-28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沒有建房手續一定是違建嗎收到期限拆遷通知書后該做哪些事
2021-02-16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拆遷附屬物指的是什么
2020-12-23城市戶口可以買農村房嗎
2020-12-23動遷流程時間是多久
2021-03-15農村舊房改造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