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時候犯罪都是自然人犯罪,但實踐中也是存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而在單位犯罪的時候也是存在自首、立功這些情形的。那此時該如何來認定單位犯罪的自首呢?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搞得清楚,接下來,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犯罪的單位可否成為自首的主體
《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該條款使用犯罪分子、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罪犯等概念,似乎表明立法者未將單位作為自首的主體。
同時,單位犯罪的法定刑只有罰金,無法適用減輕刑事責任的規定。因此,有人主張犯罪的單位不構成自首的主體。筆者認為,自首作為一項總則性的規定與制度,應當適用于單位犯罪,理由是:單位犯罪是單位作為一個整體、一個擬制的人的犯罪,既不同于自然人犯罪,也不同于單位內部成員實施的共同犯罪。
單位犯罪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具體表現在單位犯罪是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代表單位意志的負責人直接作出決定,并由直接責任人員實施的,體現了單位的整體犯罪意志,此種犯罪意志與自然人個體的犯罪意志是有區別的。既然犯罪的主體不再局限于自然人,且單位犯罪的犯罪意志可以區別于一般自然人和單位內部的自然人的意志獨立存在,那么,單位同樣也可存在區別于一般自然人和單位內部自然人的主動投案并供述罪行的意志,此其一;其二,從自首的處罰原則來看,認定單位犯罪自首時無法適用減輕處罰的,可以適用從輕處罰。
二、如何認定單位犯罪的自首
在承認犯罪單位可以成立自首的前提下,實踐中對于認定犯罪單位的自首,又有兩種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只要單位犯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首,就應對單位認定自首;單位被認定自首后,單位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也就應當認定為自首,但對于拒不交代主要犯罪事實或逃避法律追究的部分責任人員,不得以自首論;第二種觀點認為,因單位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首而認定單位自首的,不等于就可以認定那些如實交代主要犯罪事實的其他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自首。原因是,其他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實際上并未實施自首行為,而只是實施了坦白行為。
因而對此類人員認定自首缺乏理論依據。當然,持此觀點者也認為,對于這類人員可以參照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上述分歧,目前尚無司法解釋予以統一規范。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司法解釋性文件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依照上述第一種觀點對單位走私犯罪案件自首的認定問題作了規范。根據該文件第21條的規定,只要單位犯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首,就應對單位認定自首;單位被認定自首后,單位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也就應當認定為自首,但對于拒不交代主要犯罪事實或逃避法律追究的部分責任人員,不得以自首論。
其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畢竟此時是以單位意志作出的犯罪行為,那單位中個別人的自首行為,是否能夠算是單位的自首呢?對此,我國相關法律中尚未作出明確的規定,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3雇傭關系手指骨折損害賠償多久期限有效
2021-01-28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土地承包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06廠房和商鋪的拆遷補償有何不同
2020-11-14征拆簽空白協議違法嗎
2020-12-23怎么對房屋拆遷補償價格評估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