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十八周歲在我國屬于未成年人,可以說在各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都是比較多的,其中,要是未成年人被認定構成犯罪的話,法律中規定此時也是不可以對未成年人處死刑的,那此時該如何對未滿十八周歲的人處罰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未滿十八周歲刑事責任如何承擔
對于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刑事責任的承擔,刑法規定: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里指的從輕是在法定刑的下限處刑;這里指的減輕,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檔次,如應判五年以上的,實判在五年以下處罰。
2、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這里指的“必要的時候”,是指家中無人管教或者家長、其他監護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眾、或者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強烈要求政府收容教養的時候,政府從社會保護的角度出發,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指出“對司法實踐中出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后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據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二、殘疾人會減輕處罰嗎
我國刑法典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就是我國刑法中對生理功能缺陷者即聾啞人、盲人刑事責任的特殊規定。這一規定意味著,聾啞人、盲人實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為的,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應受刑罰處罰,但又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于聾啞人、盲人犯罪,原則上即大多數情況下要予以從寬處罰;只是對于極少數知識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時具備完全責任能力的犯罪聾啞人、盲人(多為成年后的聾啞人和盲人),才可以考慮不予以從寬處罰;對于不但責任能力完備,而且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和后果非常嚴重的聾啞人、盲人犯罪分子,應堅決不從寬處罰。對應予從寬處罰的聾啞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應當根據行為人犯罪時責任能力的減弱程度,并同時考察犯罪的性質和危害程度,來具體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以及從輕、減輕處罰的幅度。
綜上,我們知道有一部分未滿十八周歲的人,在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是不能追究刑事責任的,這部分人主要是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有一些特殊犯罪,由于罪刑比較重,因此在未成年人已滿14周歲之后就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但法律中規定只要是已滿16周歲的人就需要承擔完全的刑事責任了。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未成年工上班時間有何規定
未成年工不能從事哪些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