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犯罪的過程中,如果罪犯或其家屬能夠積極的退還贓物,對受害人及其家屬作出相應賠償的話,其實法官在量刑的時候也是會適當考慮這一情節,然后對罪犯從輕或減輕處罰的。那法律中規定的退贓的量刑原則是什么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退贓、退賠量刑情節須考慮因素:
1、犯罪性質;
2、退贓、退賠行為對損害結果所能彌補的程度;
3、退贓、退賠的數額;
4、 退贓、退賠的主動程度等情況。
二、退贓的量刑原則是怎樣的
退贓、退賠量刑情節從寬幅度比例: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1、退贓、退賠:
(1)退贓是指犯罪分子將犯罪所得的贓款或者贓物,直接退還被害人或上繳司法機關的行為(“贓”是指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通過犯罪手段非法獲取的贓物,包括金錢和物品);
(2)退賠是指犯罪分子因犯罪所得的贓物已被非法處置或者毀損而無法退還被害人原物,而采取折價方式直接賠償被害人或者上繳司法機關的行為;
(3)案發后,贓款、贓物仍然為被告人控制時,產生追繳(追贓)和退贓問題;贓款、贓物不復存在時,則產生責令退賠和退贓問題。
2、追贓、追繳與被告人悔罪態度及人身危險性無關,積極配合追贓、追繳的除外(也應視情況給予適當的從寬處罰)。
3、共同犯罪中各被告人內部應按其各自分贓數額進行退贓、退賠,對外則對被害人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1)各被告人均到案并能履行退贓、退賠義務的,某一被告人按其分得的贓款、贓物進行退贓、退賠,即視為全部退贓、退賠。
(2)在其同案犯未到案或者雖到案但無能力或者拒不退臟、退賠的時,該被告人應當對其參與的全部犯罪數額退贓、退賠,才可以視為全部退贓、退賠并適用較大的從寬幅度;否則只能按照部分退贓、退賠確定從輕比例。
三、如何認定積極退贓
(一)發現暗中送的或者家屬代為收受財物而退還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行為人為謀取某種利益,在對方不接受財物的情況下,采取暗中送物或將財物故意放在對方的辦公室或家中即離去等方式,讓對方接受財物,對方一旦發現財物及時退還。還有的因為對方拒受財物或怕對方不收財物,就以種種借口讓其家屬代收,對方發現后。即將財物退還。對上述情況,由于行為人缺乏受賄的故意,顯然不能以犯罪論處,更談不上“積極退贓”減輕處罰問題。
(二)因悔罪或未把允諾的事辦成而退還
有的行為人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后,因某種原因而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決定把財物退還給對方;有的人因未給對立辦成允諾的事,而自動把收受的財物退還給對方。如何認定上述兩種行為的性質,在司法實踐中意見不一。一種意見認為,主張退還索取或非法收受的他人財物,致使受賄行為不復存在,談不上定罪處罰的問題。另一種意見認為,行為人雖然將索取或非法收受的財物退還了,但不能抹殺已構成受賄罪的事實,只是在處理上可以從寬而已。現在同意第二種觀點較為多數。其一,這種退還,不能否定犯罪事實的客觀存在及其對社會的危害。即這種退還仍然是構成犯罪前提下的退還。其二,這種退還,只能說是一種悔罪表現。行為人從非法占有他人財物變為不愿占有他人財物,表明其主觀惡性的減弱,并且減少了對方的經濟損失。其三,這種退還,除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者外,對于受賄罪的構成沒有影響,只對量刑具有一定意義。鑒于受賄人最終將索取或非法收受的財物主動退還,這屬于“積極退贓”行為,由于其主觀惡性的嚴重程度和情節惡劣程度以及社會危害性相應減輕,因而在處理時,一般應予從寬。
(三)因對方索要而退還
這種情況大體有三種表現:一是對方對索賄不滿,要求退還。二是對方謀取利益的目的未達到,要求將賄賂款退還。三是對方因受到追查而要求退還。
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除了積極退贓之外,其實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讓罪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就包括立功、自首、坦白等等。而這些光靠罪犯自己在庭審過程中辯解是不行的,最好委托專業的律師來提供幫助。
對共同犯罪人如何處罰,是怎樣的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需要通知員工嗎
2020-12-31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