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審理刑事案件時會充分考慮各種法定和酌定量刑情節,根據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實以及量刑情節的不同情形,結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確定適當的刑罰。那罪之后影響量刑的情節有哪些呢?犯罪分子在犯罪過程中、犯罪后的哪些情節影響犯罪量刑?本文將一一為你解答疑惑。
一、犯罪之后影響量刑的情節有哪些
從我國的司法實踐來看,我們在審理案件時一般首先考慮的酌定情節主要包括:
1、犯罪的后果是否嚴重;
2、犯罪的動機是否卑劣;
3、手段是否殘忍;
4、犯罪是否對社會有較大的影響;
5、憤的大小;
6、被告人犯罪前的平時表現;
7、被告人的罪后情節;
8、某些可能影響國家政治、民族、宗教等特殊意義的特殊情況等等。
其中,對某些情節我們可以再劃分,如被告人的犯罪后的情節,我們可以細分為良好的罪后情節,例如是否主動坦白、認罪、悔罪、是否積極退贓、預先繳納罰金,是否積極協助司法機關偵破案件;以及惡劣的罪后情節,例如拒不交代、拒不認罪、偽造現場、轉移贓物、銷毀證據、嫁禍于人等等。
二、哪些情節影響犯罪量刑
1、犯罪的動機。如同是搶奪犯罪,有的是追求腐化生活,有的是基于家庭生活困難,前者的主觀惡性相對大于后者。
2、犯罪的手段。如使用一般強制方法實施的強奸犯罪,與采用慘無人道、極端野蠻的手段完成的強奸犯罪相比,前者的情節明顯輕于后者。
3、犯罪的時間、地點。如發生于天災人禍之時的盜竊、搶劫等犯罪,就比平時所發生的相同犯罪,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
4、犯罪侵害的對象。如侵犯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懷孕婦女的犯罪,就比侵犯其他對象的相同犯罪,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
5、犯罪造成的損害結果。如同是侵犯財產利益的犯罪,犯罪人所造成的實際的財產損害程度,就是在量刑時應予以考慮的因素。
6、犯罪分子的一貫表現。如平時遵紀守法者犯罪,與平時一貫違反法律、甚至多次受過行政處罰者犯罪相比,后者就應受到相對較重的處罰。
7、犯罪后的態度。如真誠悔過、坦白罪行、積極退贓、主動賠償損失、積極采取措施消除或減輕危害結果等表現,較之于拒不認罪、毀滅罪證、意圖逃避罪責等表現,應當受到相對較輕的處罰。
酌定情節有很多種,雖然在不同的案件中,有的情節對量刑影響較小,有的情節對量刑影響較大。但是,在處理自己案件時,能夠科學的運用這些酌定情節的,一定能取得很多的辯護效果。如果您有能力支持的,也可以聘請專業的辯護律師進行辯護,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020最新信用卡詐騙罪量刑標準
團伙盜竊罪量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經營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間語言暴力犯法嗎
2020-12-09危險駕駛罪屬于什么犯罪
2020-11-10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的適用問題具體有哪些
2021-01-13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報送什么文件
2020-11-23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