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侵權行為的概念、構成要件及免責事由
(一)產品侵權行為,是由于存在缺陷的產品造成他人人身、財產的損害,而應由缺陷產品的制造者或者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侵權行為。
(二)構成產品侵權責任,須具備以下要件:
1、須有缺陷產品。
構成產品侵權責任的首要條件,是產品缺陷。
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產品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經過加工、制作,未經過加工制作的自然物,不是產品;二是用于銷售,因而是可以進入流通領域的物。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
缺陷分為三種:一是設計缺陷,是指產品在設計時在產品結構、配方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危險。二是制造缺陷,是指產品在制造過程中,因原材料、配件、工藝、程序等方面存在錯誤,導致制作成的最終產品上具有不合理的危險性。三是警示說明不充分的缺陷,是指產品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合理危險,在銷售的產品上沒有予以充分的警示與說明的缺陷。
2、須有人身、財產的損害事實。
產品侵權責任中的損害事實與其他侵權行為的損害事實相比,往往具有受害人多、損害嚴重、損害發生的時間有早有晚的特點。人身損害包括致人死亡和致人傷殘。財產損失,不是指缺陷產品本身的損失,即購買該產品所付價金的損失,而是指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的損失,其范圍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精神損害,是指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給受害人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感情創傷,一般不是指受害人名譽權等人格權或者人格利益的損害。產品侵權造成精神損害,多數是指人身傷害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對此應當予以撫慰金賠償。
3、須有因果關系。
產品侵權責任中的因果關系,是指缺陷產品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之間存在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產品缺陷是原因,損害事實是結果。確認產品責任的因果關系,要由受害人證明,證明的內容是,損害是由于使用或消費有缺陷的產品所致。
(三)產品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其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其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其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產品侵權行為的概念、構成要件及免責事由”問題進行的解答,您如果需要更多的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