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產品侵權責任歸責無過失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
一、前引
產品侵權是一種特殊侵權,產品侵權證明責任分配問題,歷來都是學者們爭議不止的論題,在實際的庭審過程中,對這一問題的把握也不盡相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出臺以后,學者對《規定》第4條第6項關于“因缺陷產品置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的規定體現的產品侵權責任的舉證問題的把握不盡相同,有觀點認為《規定》第4條第6項是對產品質量侵權如何適用舉證倒置的規定1,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該條款體現的并非舉證倒置。2本文試從對產品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著手來對這一問題作一分析。
二、產品侵權責任的概念及構成
所謂產品侵權責任,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因產品存在缺陷而造成的死亡、人身傷害和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及其他損失時,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這里涉及到賠償義務主體的問題。從我國《民法通則》第122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對于產品質量糾紛的賠償義務主體不僅僅只有生產者、銷售者,如果是運輸者、倉儲者造成產品的缺陷,那么運輸者、倉儲者也應是賠償義務的主體。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兩種賠償義務主體是不同性質的法律關系,前兩者適用產品質量侵權賠償關系,后兩者則是該侵權賠償責任由生產者、銷售者承擔以后的另一種求償關系,這是一種運輸者、倉儲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違約責任。對于產品侵權責任來講,其賠償義務主體一般為生產者和銷售者。因此,“受害人并不直接向倉儲者、運輸者請求賠償,而是在銷售者、生產者在承擔了賠償責任以后,對產品負有責任的運輸者、倉儲者有義務賠償銷售者、生產者的損失。”3本文主要的是對侵權關系進行分析。
產品侵權是特殊侵權,其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跟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有所區別。前文已然說明,根據我國法律,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義務有兩種,一是生產者,一是銷售者。對于這兩種賠償義務主體而言,其對受害者進行賠償之后,賠償者就可以適用過錯原則再進行責任的追究。那么,對于受害人進行賠償時所適用的是什么樣的歸責原則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隱瞞病情入職,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5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