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人口老齡化情況嚴重,很多人退休后還想找些事情做,退休教師、技術人員被企業返聘的情況比較普遍。車間發生安全事故,可能導致職工人員傷亡,這種因工受傷的,可以申請工傷鑒定。那么,返聘人員認定工傷的待遇是怎樣的?下面我們通過本文具體了解下。
一、返聘人員認定工傷的待遇是怎樣的?
1、治(醫)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必須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
2、住院伙食補助費。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
3、外地就醫交通費、食宿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4、康復治療費。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本條第三款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5、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6、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7、傷殘津貼。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
二、返聘人員工傷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被用人單位返聘,由于用工雙方存在的是勞務關系,這就直接影響了退休返聘人員合法權益的保護,尤其是對退休返聘人員發生工傷時如何處理存在著極大的爭議。因此,應該借鑒上海市的有關規定,直接視為特殊勞動關系,一旦發生工傷直接依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支付,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退休返聘人員的合法權益。我國《憲法》也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即使是退休返聘人員也享有勞動的權利,并因此受到法律的保護。
同時,退休返聘人員和用人單位應當簽訂聘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保護以及醫療保險待遇以及因工作發生的意外事故的賠償責任等,在發生爭議時,能夠直接按照合同約定來執行,避免因缺少法律規定而產生糾紛。對于未簽訂聘用合同或者合同中未專門約定,在發生工傷后,如果單位繳納了工傷保險,應該由工傷保險支付;如果未繳納工傷保險,則應該有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標準進行處理。當然用人單位也可以給退休返聘人員購買雇主責任險,在工作期間發生傷亡事故的,在保險范圍內,保險公司理賠,這樣不僅能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也能降低企業的風險。
綜上所述,返聘人員雖然是離退休人員,但是也應該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這樣才能保證勞動權益。因工受傷的,可以拿到賠償。返聘人員認定工傷的待遇包括醫療費、護理費、傷殘金、醫療補助金及傷殘津貼等。由于返聘人員一般不用繳納社會保險,工傷賠償費用要企業承擔。
工傷賠償的期限是多久
2020年工傷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個人申請工傷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活時被人誤傷這樣的情況算不算工傷
2021-01-15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