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聾啞盲人犯罪怎么處理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我國現行刑法規定了對精神病人、聾啞人與盲人的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從輕處理。根據《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不同之處:一是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二是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三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依照中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
二、殘疾人犯罪怎么承擔刑事責任
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看,要正確適用我國刑法典第19條關于聾啞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規定,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適用對象有兩類:一是既聾又啞的人,即同時完全喪失聽力和語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聾啞和幼年聾啞者;二是盲人,即雙目均喪失視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喪失視力者。
(2)對聾啞人、盲人犯罪堅持應當負刑事責任與適當從寬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3)正確適用對聾啞人、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原則:對于聾啞人、盲人犯罪,原則上即大多數情況下要予以從寬處罰;只是對于極少數知識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時具備完全責任能力的犯罪聾啞人、盲人(多為成年后的聾啞人和盲人),才可以考慮不予以從寬處罰;對于不但責任能力完備,而且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和后果非常嚴重的聾啞人、盲人犯罪分子,應堅決不從寬處罰。對應予從寬處罰的聾啞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應當根據行為人犯罪時責任能力的減弱程度,并同時考察犯罪的性質和危害程度,來具體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以及從輕、減輕處罰的幅度。
在我國,一般對于那種年齡尚未達到16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承擔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那么才有可能說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雖然盲聾啞人屬于殘疾人,但也不在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范圍之列。只不過說,為了照顧他們,在量刑處罰的時候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聾啞人犯罪會被判刑嗎?如何處罰?
聾啞人犯罪怎樣承擔刑事責任
刑事訴訟法聾啞人犯罪減輕處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的新標準是什么
2021-02-06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同一交通事故兩個受損失的可以同案起訴嗎
2020-11-13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效期為多久
2021-02-232020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30個人拆遷補償款是否屬于信息公開范圍
2020-12-13外嫁女孩還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