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助犯的量刑規則是什么
對于幫助犯,應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就以從犯論處;如果被脅迫實施幫助行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較小作用,則應以脅從犯論處。至于對實施了多種幫助行為的人能否以主犯論處,還值得研究。
1、從犯的一般刑事責任原則
按照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從犯刑事責任原則的具體適用中應注意以下兩點:(1)我國刑法對從犯采取必減主義。即對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不是“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對從犯予以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應綜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質、對犯罪結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體情形具體確定。
2、脅從犯的一般刑事責任原則
對于脅從犯的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28條明確規定“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至于對具體案件中的脅從犯是適用減輕處罰還是適用免除處罰,應根據犯罪人受脅迫的程度、被脅迫所實施的犯罪的性質以及其行為對危害結果所起的作用的大小等情況決定。一般而言,脅從犯在受到損害生命權的威脅之下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可以免除其刑事責任,因為生命權是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之外最為重要的權利,這里的生命權包括脅從犯本人及其他人的生命權。
二、幫助犯應具有什么心理狀態
幫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相對于實行犯而言,指在他人產生犯罪決意之后,以心理支持、物質幫助等方式故意幫助他人實施犯罪,或為他人實施犯罪創造便利條件,而自己不直接實行犯罪。幫助犯應具有雙重心理狀態:
其一,必須認識到實行犯所實行的是犯罪行為及這種犯罪行為將要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必須認識到以自己的幫助行為能為實行犯實施和完成犯罪創造便利條件。
其二,希望或者放任通過自己的幫助行為,實行犯能夠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幫助故意是幫助犯的主觀惡性的直接體現,也是幫助犯承擔責任的主觀基礎。行為人必須認識到自己是在對他人的犯罪行為予以幫助,“認識到正犯之行為由于自己之行為而容易實施或助其結果之發生”。幫助犯的刑事責任限于和正犯具有共同故意的犯罪事實內,對于正犯實施的超出共同故意范圍內的犯罪事實,幫助犯不負刑事責任。
對幫助犯的認定,其實主要要與傳授犯罪方法罪進行區別。而在共同犯罪當中,若存在幫助犯的話,就要考慮其在犯罪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些時候可能屬于從犯,有在有些情況下則可能認定為脅從犯。既然犯罪身份不同,那么之后對幫助犯的處罰也不一樣。
傳播淫穢物品罪屬于什么犯罪類型?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十級工傷賠償標準2020
2020-12-28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2020-12-11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