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普通程序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的期限是6個月,所以行政訴訟在立案后三個月內不開庭是正常的,如果6個月還不開庭的,就不正常。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八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行政訴訟證據采信規則
1、未經法庭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裁判的依據。這是司法解釋第31條第1款的規定,是法院采信證據的最基本規則。任何證據只有經過質證,才有可能作為裁判依據。這不僅是因為沒有經過質證的證據,就等于是沒有經過考驗,其證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懷疑的,而且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權利。
2、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收集和補充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根據。這是司法解釋第31條第2款的規定,目的仍然在于保證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必須在作出決定時已經有充分確鑿的證據。由此,也間接地禁止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為原具體行政行為收集和補充證據。
3、被告在二審過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審過程中沒有提交的證據,不能作為二審法院撤銷或者變更一審裁判的依據。這在前文已經涉及,可以說該規則既是證據提供的規則,也是證據采信的規則。盡管目前行政訴訟法和司法解釋都未作規定,但作者以為,凡是違反證據提供規則、證據調取和收集規則而提交給法院的證據,都不能被法院采信。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普通程序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的期限是6個月,所以行政訴訟在立案后三個月內不開庭是正常的,如果6個月還不開庭的,就不正常。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最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舉報的答復能否復議
2020-11-30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