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普通程序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的期限是6個月,所以行政訴訟在立案后三個月內不開庭是正常的,如果6個月還不開庭的,就不正常。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八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行政訴訟證據采信規則
1、未經法庭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裁判的依據。這是司法解釋第31條第1款的規定,是法院采信證據的最基本規則。任何證據只有經過質證,才有可能作為裁判依據。這不僅是因為沒有經過質證的證據,就等于是沒有經過考驗,其證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懷疑的,而且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權利。
2、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收集和補充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根據。這是司法解釋第31條第2款的規定,目的仍然在于保證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必須在作出決定時已經有充分確鑿的證據。由此,也間接地禁止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為原具體行政行為收集和補充證據。
3、被告在二審過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審過程中沒有提交的證據,不能作為二審法院撤銷或者變更一審裁判的依據。這在前文已經涉及,可以說該規則既是證據提供的規則,也是證據采信的規則。盡管目前行政訴訟法和司法解釋都未作規定,但作者以為,凡是違反證據提供規則、證據調取和收集規則而提交給法院的證據,都不能被法院采信。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普通程序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的期限是6個月,所以行政訴訟在立案后三個月內不開庭是正常的,如果6個月還不開庭的,就不正常。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最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空心房補償政策
2021-03-18修路施工噪音大賠償嗎
2021-02-22怎么查法院的民事調解書
2020-11-27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